故鄉小村是個盆地,四面環山、一川溪流。阿娘幼年生活貧困,和老爸結婚後與愛賭的阿公決裂,而無家可居。當時腹中懷有八個月的我,於是將就暫租河岸蕉園內會進風漏雨的工寮。所以娘對土地對屋子對能避風避雨的家,有強烈的渴望。
阿娘一生省吃儉用,使家庭經濟升等小康。當養大我們四個姐弟妹,再帶八個猴孫後,開始購買村裏人去樓空的房子、土地和山林。為了讓退休的老爸運動,也讓自己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和王國。
山林給了老爸,山坡下的荒地整建為阿娘的園圃。順著上爬的坡路,園地的門口,右邊一株倚著高牆的玫瑰;正綻著紅豔。
接著迎來的是自由奔放的鳳仙花。〈不在鏡頭內的左側,有一株芒果、一棚絲瓜和一棵珍貴的樹葡萄。〉
踩著碎石小徑,入眼的是兩棵樹蕃茄和一叢櫻花。櫻花謝了,樹蕃茄正值果實累累。阿娘說鄰居從阿里山帶回來四株樹苗,給了阿娘兩株。結果阿娘的樹蕃茄活了、綠了、開花結果了。鄰居自留的兩棵,卻枯了、萎了。概是阿娘早晚的愛心灌溉吧!
樹蕃茄屬茄科,多年生綠半木本植物。原產南美秘魯安地斯山脈,均種植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之高山。
果實卵形或橢圓形。熟果果皮呈黃色或紅色,果皮平滑具韌性,較蕃茄果實稍硬。果肉橙黃色、汁多、風味甜中帶酸,富維他命A和C。其味道混合著蕃茄、百香果、奇異果。
春夏開花,秋冬結果。種植一次,可採收多年,應具發展潛力。但不知何故,引進台灣多年,卻還是罕見。
踩完碎石小逕,即是一園有寬度的菜圃和芭蕉田。阿娘說今年有幾株芭蕉黃了,不能留,砍了。小妹說是得了黃葉病。可惜啊!阿娘栽植的環保芭蕉,又香又甜又Q!移居台北的老鄰居,上個星期回來走逛,才帶走一長串芭蕉啊。
突然發現我是右派人士。入鏡的竟然全是右景,完全忽略左圃的圓茄、長茄、蕃薯葉和長豆。或許是其視野低平,輸給了右邊蕉葉的高聳和大氣。
阿娘將園內的古厝整修,租給了鐵道畫家。於是滿園的綠意,還添上了藝術的繽紛色彩,很有深度、很有文化。
這是租屋後院,也是阿娘的另一個綠世界。栽種約有七、八種菜類。而主角是絲瓜和瓠瓜,每日的廚餘和果皮是它們的食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