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3/22

苦草良藥‧白馬蜈蚣草


   西元2013年3月22日 天氣 大晴

      苦草良藥‧白馬蜈蚣草 

  一月底回鄉的景物與情緒,近日才整理出來。或許是人老了,步調慢了。或許是散漫慣了,老是追著過去的日子跑,老是覺得時間不夠用。還是我的明天,僅剩回憶?
  不!不!看了遠在高雄老同學的來信叮嚀
,我應該正面的說:我的日子,充滿美麗、幸福的回憶。
  

    阿娘是個不愛麻煩兒女、不愛上醫院、不愛吃藥的頑固份子。所以她若倒了,絕對是大病,且會嚇出我們一身冷汗、心焦和心痛。
  看著庭院曬著幾把連根的草株。這是阿娘平日自保的方法,隨著民俗草藥的流傳,自製的「草仔茶」。
  當我放心的詢問
,阿娘說它叫「白馬蜈蚣草」,顧肝。菜園的各處角落,都有它的身影。


  白馬蜈蚣草:唇形科、多年生草本。
  別名:白花蜈蚣草、白尾蜈蚣草、白毛夏枯草、百症草、散血草、豬膽草、有苞筋骨草、苦草、金瘡小草、青魚膽草、苦地膽。
  由其別名中之「苦」、「膽」二字,可見其必是超級超級苦口。

    

  莖的基部傾斜或匍匐,上部直立,多分枝,四稜形,全株密被白色柔毛。高約20至30公分,葉長約10至20公分,波狀粗齒緣,緣邊稍帶紫色。
  花期為春、夏兩季。花色白或淡紫,多輪的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萼鐘形5裂,花冠唇形,花冠下唇長約上唇的2倍,雄蕊4枚,柱頭二歧。



  白馬蜈蚣草原產地為中國、臺灣全省中、低海拔地區。
  白馬蜈蚣草是一味中藥,全草均可入藥。傳言可治咽喉痛、消炎、肝炎、涼血、保肝。
  昔日野生,現今已有人大量栽培,全年可採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