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標籤
2010/9/27
說文
之一
研墨,當阿房宮的大火燒盡了秦朝的笏牒
漢隸的直率便迎娶了篆文的綽約
掀開流傳三代的鳳蓋
一副典雅敦厚的容顏身段,便站在歷史的舞台
背景是意象圖騰的日月山川
連袂成「一」,隨著圓轉、屈伸、挪讓的節奏
勾勒出有關於倉頡的首部曲
你來自漢學進化的渡口
握著九千多個古籀的筋骨,熱情輸血
焦距總在龍行的逶迤間定格
而當你以「亥」字一男一女的舞姿,壯麗的
謝幕時
可曾想像千百字子被削肉斷骨的鏡頭
之二
策筆,縱身於門戶羅列的巨大江湖
在幽邈的時空,聽辨風聲,探索方位
羅盤的方向指向東漢的星座
定情於那曾經繁殖九千三百五十三顆星子的銀河
你走出愛新覺羅的廟堂,溯往文化沖積的海口
汲著千古潮汐,蒐集點亮漢宮的掌聲
焠煉龍骨的精髓和雕琢龍嘯的音色
一個鞠躬,整座的流星雨,遂在你的背脊燃燒四十個春秋
在朱色的星芒過後,你留下了驚嘆千年的註腳
直到一九四九的洪流,將你的心血推向東南方的一座島
之三
落款,打著唐宋的旌旗,擎住戰國的兵符,
武裝在岸岬,分析浪頭上的水分子
來自黃河?長江?還是最初的巴顏喀拉山
防禦對岸那波波被刨去心臟的「爱」情故事
在這個年年鼓譟著民主自由的國度
我們是一支隸屬龍形星座,名叫中文系的寥落氏族
對岸的天空終於開啟,拋出雲端運算的紅盤策略
於是失去靈魂的簡化線條,便快速的攻陷了地球的視網
為了再沸騰星宿海的命脈
為了再延續運行千年的軌跡
我們大量複製,儲存那繁複的美感和意義
並鍵入古文明的密碼
我們固守這座最後的城池
以拔劍的姿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看<說文>:
回覆刪除這首詩,如果出現在詩風鼎盛的六、七0年代,必然會引起很大的討論,尤其是好發議論的評論家,一定不會放過這麼難得的獵物。
從「始一終亥」開始,文字的歷史舞台便經由書家的筆尖演繹,厚厚一本難解的文字史,竟在你幾行流暢的詩句中旋挪出韻味,隱約還能嗅出「亥」字雙關修辭的氣息。
歷史在時間的縱軸上總是垂直下墜的,這一「策筆」,從東漢躍下,漂浮了近二千年,才由清代援手承接,於是九千三百五十三顆星子在驚嘆中雕琢定位。(真是件艱鉅的藝術精品)
如果「落款」是一種藝術品必然的完成,那麼加工或減筆去畫,都是對原味的毀損,一怒「拔劍」,不但震懾山岳,更是撼動千古。難得的一首,令人喝采的好詩!
<說文風雲錄>是原版,隱見詩文修鑿的刀法。
刪除<說文>定稿,遊走文學江湖。
難!詩壇知己者,少矣。
因讀者須為中文系,且必修過《說文解字》。
方知漢代許慎研墨的心血,
清朝段玉裁策筆朱注的一生歲月。
先生,汝懂。甚慰!甚慰!
此刻,極度想念當時披星戴月讀書的日子,
且感謝阿崇幫吾點讀《說文解字》,
這篇詩應該送給他。
喜歡看詩的雅士,一定都同意這是一首好詩;而能看完整首的人,感受自當深刻。至於內容的探究,只是深淺的撼動不同,無礙於欣賞整首構思完美的詩作。
回覆刪除將生硬的《說文解字》解讀成一首詩,是極高難的挑戰,更何況要表現得如此雋永、高境,當然筆力與文學素養都要相當的渾厚,我輩只能望詩驚嘆,聊表淺感罷了!
這首詩我看了不下十遍,其中的關礙還請教過你,感謝你的點撥。至於阿崇的文字學造詣,當然令人折服,應該送他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