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8

日本、韓國的月亮比較圓?

      二00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心情 悶雷


    日本、韓國的月亮比較圓? 


  想念母親,就想起生於二十年代的母親,她那苦難的童年和貧窮父親白手起家的淚與汗。大約二十多年前,在沒有電腦的時代,我將他們的故事,一格一字的編撰謄寫於稿紙上,約有中篇小說的六萬多字。我相信他們的生活血淚和屬於臺灣的草根性會憾動、感動報章的主編們。聯合報退稿、聯合文學新人獎落選,中國時報主編回函鼓勵我寫的很好,可惜篇幅太長〈我忘了我是無名之輩〉,建議我精簡、刪減成短篇。或許是我太牛,母親與父親半輩子的青春怎能刪減!這篇文稿在各報的輾轉流浪和我努力的再修改潤飾,最後仍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一年後,臺灣電視播放的日劇「阿信」,轟動臺灣社會,引起婦女世界熱烈的共鳴。或許是時代相近,亞洲婦女相似的堅忍、堅軔的個性,「阿信」的情節,竟然與母親的苦難有三分雷同。但母親、父親的磨難與奮鬥,卻比阿信多了三倍。看著陪著電視情節,天天一起落淚的母親,我如吃了一記悶棍;被劈了一記悶雷。因為如果我再把文稿寄出,將會被套上文學界上最可恥的兩個字「抄襲」。於是母親憾人故事的觀眾,就只有我們四個兄弟姐妹。


  最近聽說「阿信」又重播了,而且韓國的「六個小孩」也擄獲了臺灣的民心。我悶了二十多年的心雷,又擂得我如快爆炸的火山。可惡!臺灣的母親,臺灣的女性,真的不如韓、日?我不相信!從今天起我要連載悶了二十多年的文稿《臺灣母親》,請盡情評論與指教!不過對白大都是以閩南語發音,敬請辛苦「輪轉」翻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