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3/19

  揮別雙魚宮的軌道
  一九九一的星空
  游進寶瓶的時代
  開啟於九二一的深宵
  煙硝之候 不再是展翅精靈的神話
  而是一尾莽撞的地龍
  在敗血崩裂的瞬間
  全是張張驚悚悸吶的面孔
  招魂和悲慟問天的千萬個哀禱
  竟是島上中秋南北共有的語言

  月圓光華依舊
  餐風露宿的紮營 
  不再浪漫
  且只能以茫然來抵擋冷冷夜霧
  並以各方和遠來的慈悲
  來溫暖明天的太陽
  合掌 膜拜十個日出 虔誠的
  向天借取盤古的精髓 堅毅的
  走出白幡的結界
  在混沌紊亂如太古的天地間
  再開創出一頁屬於二000年的臺灣風雲

 

1 則留言:

  1. 看<渡>:
    容易悲憫的族類--詩人,只消一點微風往事,一抹古渡斜陽,都能興愁長嘆,更何況身歷驚天撼地的大自然之怒。在惶然揮筆的時刻,援來「遠方的慈悲/來溫暖明天的太陽」。
    事已過,心仍悸,以「茫然」抵擋「濛濛夜霧」,看那年的中秋,用「共有的語言」擊碎月亮,祈求「十個日出」速來融冷。唉!讀罷,亦不禁「虔誠--合掌」。

    回覆刪除